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大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力度,推进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的通知》(苏教办助函〔2025〕2号)文件精神,我校组织开展2025年“苏乡永助”资助育人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苏乡永助”资助育人活动推动建立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教育教学各环节协调联动的资助育人机制,培育和发掘一批示范性、可借鉴的资助育人工作案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安全友善、资源可及、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成长环境,进一步完善保障与发展并重的一体两翼资助服务体系。引导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宣传教育资助政策和资助育人成效,让更多有需要的学生受到扶持,帮助全体学生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锻炼社会实践能力。
二、活动内容及形式
(一)推荐“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各学院选聘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资助宣传大使,积极动员校内外各方力量,创新宣传形式,开展“资助政策我来说”“资助政策乡村行”“资助政策进社区”“资助政策母校行”等活动,引导受助学生向社会广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及国家资助工作成效,传递党和国家的温暖,激励受助学生奋发自强、立志成才、感恩回馈。在此基础上,遴选特色鲜明、宣传成效显著的学生,推荐申报“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
(二)征集资助育人工作案例。征集近年来实施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精准资助项目、励志教育活动、受助受奖学生典型案例等资助育人项目。通过案例征集引导各学院系统思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提高应对复杂性教育工作的能力,逐步形成支持弱势群体健康成长的因材施教生态。
(三)征集学生资助短视频。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学生资助政策(可单独详细介绍一类学生资助政策)、展现当代学生在国家资助政策帮扶下成长成才为主题,开展短视频征集活动。作品以学院在资助育人过程中发掘的典型事例等为蓝本创作,可以进行适当的艺术性改编,作品类型以附件要求为准。遴选出的优秀作品将用于全校学生资助宣传活动。
三、工作要求
(一)明确活动内涵,创新工作形式。各学院要准确把握本次活动的目的意图,将资助育人深度融入“苏乡永助”主题活动。通过“线上”与“线下”活动联动,制定科学可行的活动方案,并围绕学生成长开展常态化总结和凝练。
(二)精心组织安排,确保育人质量。各学院要将资助与心理、学业、实践、就业等工作密切结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为其终身发展励志、赋能、助力。各学院要在征集、初选的基础上,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案例,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遴选,推荐优秀人员和案例至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参加全省评选。
(三)丰富活动内容,确保师生参与度。各学院要充分利用橱窗、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资源,广泛发动师生参与,营造资助育人氛围,切实将资助政策宣传和发展型资助育人实践活动办得有广度、有深度、有号召力、有社会影响力。
四、报送时间
1.“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推荐材料,请各学院按照附件1要求,将《“江苏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推荐表》及事迹材料于10月10日前报送至学生工作部,每个学院限推荐1名优秀学生资助宣传大使。
2.资助育人工作案例按照附件2要求,将案例申报表及附件材料于10月10日前,报送学生工作部,每个学院至少报送1篇。
3.学生资助短视频按照附件3要求,将纸质报名表和短视频(以U盘拷贝的形式)于10月10日前报送至学生工作部,每个学院至少报送1个短视频。
请各学院积极开展本次主题活动,于10月10日前将《2025年资助育人主题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附件4)报送学生工作部。
学生工作部
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