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应急救护能力,5 月 12 日下午,江苏大学京江学院联合镇江市急救中心在一号楼第四报告厅举办“2025 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暨“镇有爱・‘救’有你”急救进高校活动。镇江市急救中心主任蒋韵、副主任黄晓云,京江学院副院长李文新、保障服务部相关负责人及10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活动。

校地联动,共筑安全防线

活动在京江学院副院长李文新的致辞中拉开帷幕。他强调,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护是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是落实“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理念的具体实践,希望师生以学促行,将急救知识转化为守护生命的能力。

镇江市急救中心随后解读了《在镇高校师生应急救护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将通过“理论教学 + 实操培训 + 场景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高校师生急救培训全覆盖,构建“校园急救生态圈”。京江学院保障服务部部长徐一然发布学校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将依托“急救知识课堂”“校园应急演练”“急救技能大赛”等载体,打造“教育 - 实践 - 反馈”一体化应急教育体系。
资源赋能,夯实急救基础

活动现场,镇江市急救中心向京江学院捐赠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包、模拟教具等设备,为校园应急救护工作提供硬件支撑。蒋韵主任表示,校地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推动急救资源深度融入校园,助力平安校园建设。

随后,李文新与蒋韵主任共同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急救协会”揭牌。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学校应急救护工作进入“学生自主管理、师生共同参与”的新阶段,未来将通过组织培训、科普宣传等活动,带动更多师生掌握急救技能。
干货满满,实操培训提能力

在防灾减灾安全讲座环节,市急救中心专家章衡围绕校园常见灾害隐患、应急避险要点及急救黄金时间等内容展开讲解,并结合真实案例,强调了“事前预防”与“事后处置”的重要性,为师生敲响安全警钟。
活动重点,培训了心肺复苏、创伤处理、海姆立克法等实用技能,采用“理论讲解 + 分组实操 + 考核指导”模式,学员们在专业导师指导下反复练习,确保每个动作规范到位,切实掌握“救命技能”。
此次活动以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契机,通过校地合作搭建起“知识传播 + 技能培养 + 平台建设”的立体化应急教育体系,不仅提升了师生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更筑牢了校园安全防线。未来,京江学院将持续深化与镇江市急救中心的合作,推动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常态化,让“人人会急救、个个能应急”成为校园安全新标配。(撰稿单位:保障服务部/图片来源: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