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思政教育 >> 正文

让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直抵人心

发布时间:2023-01-06 浏览量:

伟大实践产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今天,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不断丰富其时代价值,创新传播方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精神动能。

一、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彰显价值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从孕育萌芽到初步形成,从锤炼定型到创新发展,贯穿党领导中华儿女砥砺奋进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了爱国、奉献、团结、奋斗等精神特质,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闪亮坐标,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

  这种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植根白山黑水,尽管它们产生的时间、地点不同,但都以革命、建设的创造性实践为基础,充分彰显了不畏困难、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矢志担当等时代内涵。今天我们奋进现代化新征程,依旧需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拿出敢于攻坚克难的进取斗志,拿出“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勇气,战天斗地,勇往直前,迎难而上,担当作为,以更加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这种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推进改革创新的重要支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回望历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的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使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埋头苦干,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意气风发搞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今天,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繁重任务,更加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完善改革思路、做实改革举措,释放改革活力、提高改革效能,冲破束缚各方面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用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为发展注入改革动能。

  这种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激发斗争精神,赢得发展主动的实践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在极其艰苦的生存环境中,东北抗联将士坚持斗争十四年之久,最终赢得胜利;在天寒地冻的艰苦条件下,大庆石油工人在茫茫荒原上打响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让新中国一举甩掉“贫油”的帽子;在荒无人烟的环境里,北大荒的建设者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冲击,更需要我们拿出“天不怕,地不怕,改造世界雄心大”的那一股子精气神,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不断提升斗争本领、抵御风险挑战、聚力攻坚克难、解决重大矛盾问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

二、在创新话语体系中增强凝聚力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我们在宣传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出具有时代感、认同感的传播话语,做到既注重历史原著、又注重阐释阐发,既讲出大白话、又讲清大实话、更讲明大道理。

  做好现代化表达,增强时代感。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历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厚的精神内涵,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彰显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它们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宣传过程中更多依托于革命题材的影片、典籍、文学作品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宣传好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的基础上,将不同时期的相关历史题材用现代话语方式呈现出来,注入新思想、新内涵,借助现代元素,更好发挥其育人功能。

  做好学术化阐释,加强学理性宣传。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当前,对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的宣传在方式上较多感性表达,以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深度解读和剖析方面仍有不足。新时代宣传好这些精神,应在深入把握时代内涵与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所蕴含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创业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热点,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深化学理化阐释,讲清背后的哲理、学理、道理,实现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与此同时,注重传播的大众化、通俗化,把历史叙事以简明、通俗的群众生活话语呈现出来,让话语更具感染力、亲和力,使红色文化内在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核心元素更加通俗化,满足教育对象的精神需求。

三、在拓展传播方式中提升传播质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同其他精神一样,需要随着时代变化赋予新的传播方式,提升生命力、感染力、影响力,推动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代代传承。

  做好思政教学,培养时代新人。加强宣传引导和价值引领,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着力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全面融入大中小学校思政课程建设,发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上好“大思政课”。坚持用主流文化引领“网生一代”,运用青少年喜爱的“网言网语”,讲好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运用好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蕴含的教育资源,办好青年党史学习“大课堂”,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运用各种话语载体和传播模式,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有效衔接,培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夯实基层阵地,增进互动体验。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中心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以群众更喜爱、更易接受的方式开展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统筹“报台网端微”等媒体平台,强化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贯通,运用全媒体手段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度解读。加强内容创意设计,依托大数据、云计算、AR、VR等信息技术手段,强化红色故事的宣传推介,不断延伸传播场景,增强互动体验。调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四级组织体系,建立“红色书籍阅览图书室”“红色流动书屋”,以主题展览、电影展播、舞台展演、经典诵读等活动为载体,构建学习课堂。发挥志愿服务中心实践互动体验作用,通过爱心超市、张榜评议、礼遇关爱等措施,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志愿服务中,让人民群众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中领悟思想、崇德向善。

  建好红色场馆,强化社会教育。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利用重大时间节点,组织社会各界群众到红色场馆开展学习教育,通过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加强对红色遗址的革命文物、文献档案、口述资料的征集,通过拍摄革命题材宣传片,推出红色云展览等活动,深度挖掘珍贵历史文献和书信背后的党史故事,以“眼可见、手可触、身可入、心可悟”的宣传方式,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回顾“四史”,缅怀革命先辈、创业先驱、改革先锋等英雄群体和时代楷模。加快推进文旅融合,继续开发一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红色地图”,引导广大青少年开展假期研学实践,在沉浸式、体验式中感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凝聚矢志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来源:郝文斌《光明日报》